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

LTE:Femto Cell Introduction


FemtoCell Concept



什麼是FemtoCell,實際上Femto cell就是一種微型的基地台,通常是擺放在家裡使用,在台灣大家聽到基地台都避之唯恐不及,但是實際上他們發射功率跟你家裏面常用的wifi AP是一樣的。也就是說你去燦坤買一台AP跟你擺一台Femto Cell在發送訊號的強度是很近似的。通常為0.1W以下。
實際上基地台有大略分成以下幾大類,主要是以發射訊號大小,以及使用者數量去做分別
基地台種類 覆蓋距離 功率 使用者數量
MacroCell 30KM 10W More than MicroCell
MicroCell 3KM 200mW-2W More than PicoCell
PicoCell 100M 200mW-2W 32
FemtoCell 10M 10mw-100mW 8
 
你可能會覺得Macrocell的功率比較大,比較危險。實際上Macrocell通常架設在室外,所以裝置接收到的訊號並沒有這麼強。只有在基地台附近的區域訊號較強而已。而FemtoCell與傳統基地台不同的是,他可以藉由internet去連接回原本的核心網路,等於是利用一般家庭內既有ADSL、VDSL、Cable Modem等BroadBand網路。
Data Offload and wifi Offload Concept
以往營運商通常佈建Macro Cell與MicroCell,去涵蓋大範圍的區域,等於是許多人共用相同的基地台,這樣的方式對於營運商要維運是較為容易的,且不用管理這麼多的小基地台,且以往以語音為主的服務,比較不會在意封包傳輸的速度,所以只要手機收的到,語音能通,基地台就能完成任務了。但現在的行動服務開始重視數據傳輸。當許多的人都在跟少數基地台做存取,就會造成資源不足的狀況。一般使用者就感受到手機上網不順,下載或上傳速率低落的感受。這時候營運商就得提高空中資源的複用率,就只能把基地台涵蓋範圍降低,讓大家分散去連線到不同的小型基地台裝置。於是FemtoCell跟PicoCell就開始有其價值。這件事情叫做Data Offloading。你會發現在台灣各家營運商,包括中華電信、台哥大、遠傳,都在便利商店或是公共區域佈建WIFI AP,讓有辦行動網路的用戶,不連接到大型的基地台,改連接到便利商店裡面的WIFI AP。以降低了大型的基地台的負擔,這就叫WIFI offload。

femtocell-house-diagram
可以看到上圖,FemtoCell利用BroadBand Router及internet去連接到核心網路,提供家庭內的行動服務。進入家中或特定區域中就可以不需要連線到外面基地台,減緩外面基地台的的負擔。
FemtoCell Issue


實際在應用上,Femtocell有許多的議題是需要被解決及討論的,大部分有些已經有解決方案了,例如以下列出。有機會將會個別寫文章去
  • FemtoCell與其他Cell干擾(Interference)     
    FemtoCell跟其他FemtoCell或大的基地台或會有重覆蓋問題,要如何避免。實際上有eICIC去控制干擾問題,可以參照此篇文章
  • FemtoCell的存取控制(Access Control)          
    應該沒人想要自己家裡擺一台FemtoCell卻是給路人用,所以要如何做存取控制。實際上是要用Close Subscriber Group(CSG)
  • FemtoCell與核心網路的連接
    因為FemtoCell是利用internet連接,所以中間的連線安全性格外重要。
  • FemtoCell控管問題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    若FemtoCell被帶至其他國家,但是其他國家同樣的無線頻段不是允許使用,這樣會造成頻段的問題

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

LTE:Discontinuous Reception(DRX)

Discontinuous Reception(DRX) Introduction

什麼是 Discontinuous Reception(DRX)?字面上的意思是不連續接收,意思即是UE的接收器,不會連續性的一直接收,會關閉接收器一段時間,等過一陣子再開啟,以達到UE省電的效果。在UE沒有DRX的狀況下,只能一直開著接收器去監聽基地台是否有作paging的動作,若有paging,UE則會開始與基地台從RRC idle進入到RRC connected的狀態。但若是如此,UE無時無刻開著接收器,會顯得相當的耗電,這時候就要藉由DRX的功能去降低UE開啟接收器的時間去達成省電的目的。

Short DRX Cycle and Long DRX Cycle


Long DRX Cycle

  • 關閉接收器的時間較長
  • 較為省電
  • 使用者感受到的delay時間較長

Short DRX Cycle 

  • 關閉接收器的時間較短
  • 較沒這麼省電
  • 使用者感受到的delay時間較短

DRX Cycle有分 Short跟Long UE可能會直接進Long Cycle或是先進一段Short Cycle再進Long Cycle,這表示Short cycle算是option。

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呢,因為Long Cycle雖然比較省電,但是使用者在使用UE時,總是會有時間密集性,所以短時間突發的使用就讓Short Cycle來處理,而長時間的省電就由Long Cycle來處理。


Discontinuous Reception(DRX) Parameter


你一定馬上會有一個疑問,那EnodeB要怎麼知道UE什麼時候關接收器,什麼時候開接收器,要怎麼同步。如果沒有良好的同步,必定會造成很嚴重的問題。所以在基地台的RRC message 裡面就會明確指出什麼時間點要關接收器,什麼時間點要開接收器,當UE收到這些參數之後,就會跟EnodeB有默契,知道什麼時候該開,什麼時候該關。

以下則是相關的參數。

DRX Parameter Description
DRX Cycle 定義為一次DRX的時間長度,也就是指一次打開接收器加上一次關閉接收器的時間長(這是使用Subframe time及longdrx-CycleStartOffset所計算出來的)。
onDurationTimer 這是指在DRX cycle中打開接收器的時間。
drx-Inactivity timer 表示UE在收到PDCCH的資料,還需要接收器還要開啟多久,也就是說當沒有收到PDCCH來的資料時,這個Timer就會啟動,若Timer超過設定值之後,就會接收器就會關起來,但若在這個Timer仍在計數的時候,又收到PDCCH,則這個Timer就會歸零。
drx-Retransmission timer 表示UE等候HARQ重傳時,必須監聽的最大PDCCH子訊框個數(什麼HARQ,是一個LTE錯誤重傳的機制,以後再寫。(HARQ細節的部份我們先不考量進來,不過下面有解釋DRX與HARQ的關係)
shortDRX-Cycle DRX Cycle有分Long DRX cycle或DRX Short,這個參數表示short DRX cycle代表short DRX cycle要用多久,才會轉變成Long DRX cycle ,若是沒有設定,則直接使用Long DRX。
drxShortCycleTimer 因為有分Short DRX跟Long DRX,當超過一定的時間之後,會由Short DRX轉變成Long DRX。因為Long DRX雖然較省電,但是喚醒的時間也較久,所以LTE設計了一個機制,若是一段時間沒有資料要傳,則由Short DRX轉變成Long DRX。

Discontinuous Reception(DRX) mode in different RRC status


在不同的RRC狀態時,會有不同的DRX的表現 

先從以下的圖說起,這個圖是引用IEEE的資料

image

在RRC Connected時候,可以看的到,跟ACTIVE真的要傳資料並無太大的不同,最大的不同是LTE-U_u是DRX Enabled介面,所以會進行Connected節電。而在最右邊的RRC idle時,可以看的到所有的核心網路都只有把Context 保留住,但是並沒有實體做連結,而eNodeB更是把UE context移除了,所以這時候如果有要Downlink資料要傳送,核心網路會重建,並且會讓eNodeB去對UE做Paging。EnodeB做Paging的時間會選擇UE在DRX cycle的On Duration去做傳送。所以代表UE要接收到資料的時間會較長。

結論:

  • Active mode DRX 用在RRC Connected狀態,使用Short DRX Cycle與Long DRX Cycle,RRC Connected表示UE與EnodeB之間是有空中資源,可以隨時進行資料傳輸,On Duration時,在聆聽的是PDCCH。
  • Idle mode DRX  用在RRC Idle狀態,使用Long DRX Cycle ,RRC Idle表示UE與EnodeB之間沒有空中資源,必須透過Paging(下行)或是Random Access(上行)來取得空中資源,On Duration時是聆聽aging channel。


Discontinuous Reception(DRX) Operation

image

要了解DRX,必須要先從上面這張圖開始

DRX的時間為兩個,一個是On Duration,另一個則是Opportunity for DRX,On duration 是指要打開接收器的時間,Opportunity for DRX則是可以關閉接收器的部分,為什麼是Opportunity ,而不是Off Duration呢,因為要考慮到HARQ重傳的狀況。所以才會使用這個字眼。

有兩種可能會讓UE進入DRXCycle

  • 在On duration接收的時候會收到從網路來的資料,當沒有從PDCCH來的資料時,就會開始Inactivity timer。這個計時器就是在算網路跟UE間多久沒有進行活動,當Inactivity timer到期的時候,就會進入DRX Cycle
  • 另一種則是收到EnodeB所傳送的DRX Command MAC control element指令,則UE也會進入DRX Cycle

進入DRX Cycle之後會先有做以下的事情

  • 會將onDurationTime與drx-InactivityTimer,因為這都是On Duration 所需的計時器。
  • 判斷是否有Short DRX cycle ,若是有的話,則使用Short DRX,若是沒有的話,則是使用Long DRX Cycle,還記得前面提到Long DRX與Short DRX的差別嗎,是這是使用Subframe time及longdrx-CycleStartOffset所計算出來的。會有這樣的設計,UE通常剛進入DRX會有很高的機會再收到資料,當處於Short DRX cycle一段時間沒傳資料之後,才會進入Long DRX Cycle。

進入Long DRX Cycle時,符合以下的條件會打開接收器監聽訊號

( [(SFN * 10) + subframe number] mod (longDRX_Cycle)  == (drxStartOffset) ) 

  • [(SFN * 10) + subframe number] 這個東西代表每個subframe的系統絕對位置,Frame的架構以後再寫吧,這邊寫就扯遠了。
  • mod代表除某個東西的餘數
  • LongDRX_Cycle是網路給的Long DRX Cycle數值
  • drxStartOffset代表是在哪個訊框開始的,我可以在某個訊框開始週期

整段的意思就是如果我在某些訊框剛好是Long DRX Cycle時才會開起來,因為Long DRX 數值通常比較大,所以開起來的次數當然明顯比較少,一到一萬除於100能整除的數字一定比除於10的數字少。

進入Short DRX Cycle,符合以下的條件會打開接收器監聽訊號

( [(SFN * 10) + subframe number] mod (shortDRX_Cycle) == (drxStartOffset) mod (shortDRX_Cycle))

  • [(SFN * 10) + subframe number] 這個東西代表每個subframe的系統絕對位置,Frame的架構以後再寫吧,這邊寫就扯遠了。
  • mod代表除某個東西的餘數
  • ShortDRX_Cycle是網路給的Short DRX Cycle數值
  • drxStartOffset代表是在哪個訊框開始的,我可以在某個訊框開始週期
  • 為什麼右邊是還會除餘shortDRX_Cycle,老實說我不清楚,也找不到原因,只知道如果除餘一個數字會讓 Long DRX跟 Short DRX的offset會不同。

因為Long DRX 數值通常比較大,所以開起來的次數當然明顯比較少,一到一萬除於100能整除的數字一定比除於10的數字少。

Discontinuous Reception(DRX) and HARQ Relation 

但要注意一件事情,也就是我們中間有提到的HARQ重傳機制會如何影響到DRX的機制

鑒於很多資料都不清楚,我用以下一張圖來說明HARQ與DRX的關係(僅為概念圖)

2

可以看到上圖有一個HARQ RTT Timer也有一個DRX Retransmission timer,HARQ RTT timer表示 HARQ的重傳最快什麼時候會回來,在發生HARQ解碼錯誤,通常是傳送過程被影響,於是會啟動HARQ RTT Timer,而且必定是HARQ RTT timer結束之後HARQ重傳才會到,代表這中間都還可以不理會繼續做DRX。而DRX-Retransmission timer為 HARQ RTT timer結束之後會開啟,當開啟之後,就會暫停DRX的機制,等待重傳,等到Retransmission time結束後就會回歸DRX機制。這是為了重傳而設計的機制

重點:只有在drx-InactivityTimer和drx-RetransmissionTimer都不啟動時,UE才會關閉接收器。也就是說InactivityTimer時間到了,但RetransmissionTimer還在跑,還是要乖乖的把接收器打開來等待HARQ機制重傳

 

HARQ後記

看了這麼多,可以發現協會開放了這麼多的參數,就是要給每個營運商自己去控制UE的省電程度與開啟DRX之後的延遲程度,所以到最後還是把這個調整的課題留給營運商!

2012年10月12日 星期五

LTE: TRACKING AREA UPDATE REQUEST 詳解

Tracking  Area Update(TAU) Conecpt

Tracking Area Update是UE用來更新自己在基地台區域位置的一個信令,目的是要讓基地台知道UE目前移動到哪個區域位置。詳細概念請參照這裡。你一定會問另外一個問題,UE要怎麼知道自己是在哪個Tracking Area。UE是靠著EnodeB的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1(SIB1)去得到自己的tracking Area。所以UE收到新的EnodeB的廣播訊息,他就會檢查Tracking Area Code。

When Tracking Area Update (TAU) Occur

在以下的狀況下,UE會使用Tracking Area Update (TAU)

  • Normal TAU: 當UE進入到新的tracking area時,而這個tracking area不是在自己的tracking area list裡面,這時候UE會進行TAU,來讓MME知道UE進到新的tracking area。
  • Combined TAU: 如果UE在CS/PS mode 1 或CS/PS mode 2時,也就是運作在有CS Fallback時,當UE進到一個新的Tracking Area時,他會進行Combined TAU,同時更新Tracking Area與WCDMA、GSM的Location Area(LA)。因為CS Fallback,Device要隨時能找的到2G、3G的基地台去使用Circuit Switched Service來撥打電話。CS Fallback相關資訊請參照這篇
  • Periodic TAU: 定時TAU,UE在T3412定時器的時間到時,會做TAU update。因為UE有可能很長時間在同一個Tracking Area,所以一般會讓UE定期去做一個Tracking Area update,讓MME知道UE還活著。
  • 在inter-RAT的狀況,UE在切換不同的technology時,都會進行tracking area update。
  • MME load balancing: 當UE接收到EnodeB的 RRC CONNECTION RELEASE 訊息,並內含cause code "load balancing TAU required'", UE必須要進行TAU的程序,讓新的MME確認UE本身Trackin Area。
  • 向網路更新UE使用的某一些使用參數,例如UE network capability information或the “MS network capability或DRX parameter等等。

Tracking Area Update Request  signaling Detail

  M=Mandotory,O=Optional

Information Element Presense Description
Security header type M 表示本NAS message 是否有Integrity(完整性)及Ciphered(加密),
要經過Security Command才會有功能,不然為0000全零,未加密。
EPS update type M

用來指示update 的型態,可能為以下的其中一種,詳細請參閱最上面的說明

  • TA updating
  • combined TA/LA updating’
  • combined TA/LA updating with IMSI attach
  • periodic updating

除了指示update型態之外,如果UE當下有另外的data要傳而尚未傳送,可以再active flag裡面指示,則網路在做完TAU程序之後,也就是,會對UE的進行Bearer establishment。簡單的說就是讓網路端知道UE有要傳送資料。以節省額外的信令。

NAS key set identifier M 用來指示目前UE上有什麼NAS Security Key。是KSIASME或是映射到的KSISGSN,因為對安全性沒什麼概念,這邊不太了解,詳細資料在24.301 subclause 4.4.2
Old GUTI M

UE支援A/Gb mode(2G)或 lu mode(3G)

  • TIN 為 P-TMSI 並且 UE有 P-TMSI 及RAI時, 則UE 必須將Old GUTI欄位設為 P-TMSI 及 RAI 並將Old GUTI type 設定為mapped GUTI. 若UE擁有合法的GUTI則必須設定額外設定 Additional GUTI
  • - If TIN 為GUTIRAT-related TMSI 並且the UE擁有合法的GUTI, the UE必須將Old GUTI 設定為GUTI並且在Old GUTI type中設為native GUTI。

UE不支援A/Gb mode(2G)或 lu mode(3G) :

  • UE 必須附加GUTI並且在Old GUTI type中設為native GUTI。

Non-current native NAS key
set identifier

O

若UE從A/Gb mode或lu mode 轉換到S1 mode時,若有既有的native NAS key set,則要在這邊標註擁有何種EPS security context。

GPRS ciphering key
sequence number

O

當UE由 A/Gb mode(2G)或lu mode(3G)轉換到S1 mode(4G)時,且在EMM idle mode及TIN 為P-TMSI時,就要附上GPRS ciphering keysequence number。

Old P-TMSI signature O 如果UE上有P-TMSI就要在這邊告知網路,P-TMSI,為3G或2G在packet domain使用的temp id,這是用做Idle state Signalling Reduction(ISR)所使用。
Additional GUTI O 一樣是Idle state Signalling Reduction(ISR)時使用,TIN若是使用P-TMSI,並且UE有GUTI、P-TMSI及RAI。
NonceUE O 當UE由 A/Gb mode(2G)或lu mode(3G)轉換到S1 mode(4G)時,就要附上NonceUE,讓網路端知道UE目前使用的Nonce,藉以生成新的EPS security context。
UE network capability O

此為UE用來傳送自己能力給網路端,包括

  • UE本身加密的能力EEA0-EEA7'、EIA0-EIA7、UEA0-UEA7等等
  • access class control for CS Fallback(22.011)
  • LTE Location Service(24.171)
  • LTE Positioning Protocol (LPP) (36.355)
  • 1xSRVCC(23.216)
Last visited registered TAI O UE上次註冊的Tracking Area Indicator
DRX parameter O 用來指示網路端UE所使用的DRX(Discontinuous Reception) parameter,雖然DRX是UE定期關閉接收器已作省電之用的功能,但Network仍需要知道UE DRX的時機,以達到最佳的效果。

UE radio capability
information update needed

O The UE shall include this IE if the UE radio capability information in the network needs to be updated.
EPS bearer context status O 用來指示MME,現在UE目前有哪些EPS bearer。若MME收到發現,目前UE上並沒有相對應的EPS bearer,.他會自行將UEinactive的EPS bearer刪除。
MS network capability O

UE用作傳送GPRS相關能力的欄位

  • GEA algorithms能力,GEA1-GEA7
  • 是否支援SMS over CS domain
  • 是否SMS over PS domain
  • 是否支援UCS2 encoding for SMS
  • 是否支援ISR
詳情請參照 24.008 subclause 10.5.5.12

Old location area
identification

O 如果UE使用combined tracking area update,就要附上原有正確的Location Area 資訊,這也是因為CSFB才有需要的功能,請參照CSFB
TMSI status O 如果UE在做combined tracking area update沒有TMSI存在就必須在此指示
Mobile station classmark 2 O 包含UE在GSM及WCDMA中所支援的RF能力24.008 subclause 10.5.1.6
Mobile station classmark 3 O 包含UE在GSM及WCDMA中所支援的RF能力,包括multiband等等更多欄位,詳細在24.008 subclause 10.5.1.7
Supported Codecs O 如果UE支援SRVCC時,要在這邊列出在GERAN(2G)及UTRAN(3G)支援的codec,支援的codec列表在26.103,格式在24.008 subclause 10.5.4.32
Additional update type O 在combined attach(CS fallback)時提供額外的資訊,0代表沒有額外的資訊,1代表 SMS only,代表可使用LTE NAS傳送SMS給MME,MME再傳送給MSC,這個feature叫做SMS over SGs,可以參考以下網頁

Voice domain preference
and UE's usage setting

O

This IE shall be included if the UE supports CS fallback and SMS over SGs, or f the UE is configured to support IMS voice, but does not support 1xCS fallback.
如果UE支援 CS fallback與 SMS over SGs就必須在這邊標明以下資訊

  • UE's usage setting:Voice Centric 或Data Centric 定義在23.221 subcluse7.2a 或參照這裡
  • voice domain preference:CS Voice only、IMS PS Voice only、優先CS voice或優先IMS PS。

 

Tracking Area Update Request 其實相當單純,最主要複雜的部分還是在於要跟3G/2G做TA/LA comibned updated,加上UE上的TIN設定,會讓UE在回傳自己的identity時會回傳不同的資訊。另一點跟attach一樣,會有相當多的UE Voice資訊提供給網路,讓網路可以做Voice Service的判斷。

2012年10月7日 星期日

LTE: ICIC(Inter-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) 與 eICIC (enhanced Inter-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)

WHY ICIC and eICIC

  • LTE的Frequency reuse factor為1,據說是為了增加頻率使用效率(未查證),表示每個基地台都使用相同的頻寬,意思就是在基地台邊緣的手機,會同時接收到兩個基地台甚至數個基地台的訊號,而且都是相同的頻率。所以在基地台邊緣的手機有很高的機會被其他的基地台訊號干擾。
  • 對於一般的traffic,可以承受高的封包錯誤率。頂多是速度慢,但若是control channel若是高封包錯誤率,會導致手機嚴重斷訊。
  • 若是 Heterogeneous networks 則會對Frequency Reuse更敏感,因為大的Marco Cell會整個覆蓋大區域至十公里以上,而以街道為單位的pico cell或以辦公室為單位的Femto cell,則會整個被Macro cell干擾,因為用的是同一頻率!
ICIC (Inter-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) 
3GPP release 8時提出Inter-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(ICIC) 解決方案,目的在解決上述的基地台邊緣干擾問題。解決方式是利用eNodeB與eNodeB之間的X2去協同溝通資源。但僅限於降低traffic Channel的干擾,而沒有對control channel處理
  • ICIC使用功率大小與頻率動態分配的方式去降低基地台間的干擾
  • 在鄰近的基地台同樣的時間使用不同的Resource Block(RB)。也就是說鄰近的基地台不會指派同一個RB。好處是,因為分派給UE的RB不同,當然就不會產生干擾。壞處就是會降低一個基地台的傳輸速率。
  • 第二種方式是僅有基地台邊緣的UE才會分配不同的RB,而離基地台近的UE還是使用整個完整頻寬
  • 第三種方式則是比第二種更多了power的控制,當基地台會特別增強在邊緣UE使用的RB的Power。當然,這些RB,也是非鄰近基地台所使用,而離基地台較近的UE,他們所收到的RB還是會以較低的功率發送。
eICIC (enhanced Inter-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)
3GPP release 10時,提出了eICIC,也就是增強型的eICIC。最主要是解決HetNet(Heterogeneous Networks) interference,也就是異質網路的干擾,但重點是,同時降低traffic channel及control channel的干擾,才會比較有效。如果是macro cell使用X2去設定,而femto則是使用OAM去設定。
  • eICIC 除了使用功率大小、頻率分配,另外也使用時間分配的方式去降低干擾。
  • eICIC在時間分配上,多了一個ABS(Almost blank subframe),就是在解決HetNet的干擾問題,在ABS的frame中,Macro Cell不送任何traffic,最多僅能送及低功率的control frame。而在這些frame之中,安插不同UE的traffic channel,就可以讓femto或pico cell去傳輸他們的traffic channel。


2012年10月1日 星期一

LTE IP分配 (LTE IP address allocation)

透過Attach request與attach accept的步驟。UE除了得到EPS Bearer之外,UE同時也必須要取得IP,用以透過PDN Gateway去跟IP network傳輸。但因為UE在attach過程中還沒有IP的能力。這時只能藉由NAS去讓UE取得IP。我們現在就是要介紹LTE EPC如何去協助UE取得IP。

UE跟網路取得IP的方式

  • IPv6  stateless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
    網路給UE prefix,讓UE加上自己的interface ID,就可以形成一個IPv6的address,而DNS server address的部分則是使用ESM去取得。
  • Stateless DHCPv6
    網路給UE prefix,但是DNS則由DHCP取得。
  • DHCPv4
    若是使用DHCPv4,網路會assign address給UE 0.0.0.0,再讓UE去使用DHCPv4去取得IP

注意:不支援stateful IPv6的取得。

UE支援的IP型態

  • IPv4
    如果UE只支援IPv4,在PDN type欄位要設定IPv4
  • IPv6

    如果UE只支援IPv6,在PDN type欄位要設定IPv6

  • IPv4v6
    如果UE同時支援IPv4及IPv6或不知道支援性,則PDN type必須要設定IPv4v6

在UE做PDN connection request的時候,會指定PDN type,並且在protocol configuration  options附上偏好取得IP的方式。網路收到之後,會參考網路相關的偏好去回給UE。例如雖然UE要求IPv4 但是網路僅支援IPv6,則網路會拒絕UE的連線,而當UE要求IPv4v6的時候,若網路只支援IPv4,那只會回給UE僅支援IPv4。IPv6亦是如此
實務上通常營運商會規定手機連上PDN要用什麼PDN type。

何時取得IP

ESM(EPS Session Management)訊息中做交換,藉由PDN連線時,同時進行。利用下面兩個步驟去協調IP取得的方式

UE -->PDN connection request (PDN Type、Protocol configuration options)--> MME

UE <-- Activate Default EPS Bearer Context Request(PDN Type、Protocol configuration options) <-- MME

 

Note:在同一個PDN 連線用的IP都一樣,所以同一個不管是default bearer 或dedicated bearer都是使用同一個IP

UE有下列幾種方式取得IP

a) 由HPLMN 分配IP (dynamic or static HPLMN address)

b) 由VPLMN 分配IP (dynamic VPLMN address)

c) 由PDN operator 去分配

參考資料:

24.301 subclause 6.2

23.401 subclause 5.3.1